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加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總目標,深刻表明了改革的鮮明性質和根本任務,為我國今后一段歷史時期的發展描繪了振奮人心的宏偉藍圖。
全會還提出要求,到2020年,我國要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這一目標格局,將大大推進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進程。
改革總目標的提出,顯示出我國整體改革空間的擴展、力度的增強以及深度的拓展。當前,盡管我國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建設迫切需要提升質量和水平,最重要的是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國家治理的現代化,就是要求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使我國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領域的發展更加科學、更加民主、更有效率,同時也要更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三中全會突出強調改革需要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將負責改革的總體設計、統籌、推進與落實。改革是復雜的系統工程,當改革攻堅戰打響,迫切需要把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結合起來,在摸石過河中把握規律,在統籌規劃中推進改革。上與下的呼應,會最大程度地聚合改革正能量,激發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社會的積極性、創造性。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將更具權威性,有助于確保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這充分表明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推進改革的堅定決心。
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凝聚起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改革的共識,這是我們黨帶領人民在中國道路上開拓新境界的重大抉擇。當前,在總體目標指導下,尤需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通過各個領域的改革聯動,提升全社會的造血功能,讓社會活力迸發,發展成果更加惠及全體人民;讓改革更充滿動力、更富有效率。
三中全會提出的“要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等“六個緊緊圍繞”,全面勾畫出未來一個時期改革的內容和路徑。我們只有聚合各項改革的正能量,形成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快速而健康地發展。
共識已經凝聚,改革已在進發。只要我們按照全會勾勒的基本路徑和系統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就能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激活和釋放社會活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未來就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