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頭緒很多,當前要特別著力的是建設法治政府、完善法治經濟。
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任務。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疤煜轮?,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爆F實生活中,以下現象和行為皆有之:不懂法、不尊法,以身試法、知法犯法;搞變通、打折扣,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隨大溜、存僥幸,視法律為兒戲,藐視、踐踏法律。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實施、束之高閣,或者實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么制定再多法律也無濟于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點應該是保證法律嚴格實施,做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對執法領域存在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甚至以權壓法、權錢交易、徇私枉法等突出問題,老百姓深惡痛絕,政府必須下大力氣解決。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例如,有的同志提出,要防止權力過多干預市場、邊界不清——改革限權,確保權力界限清晰分明;防止權力取得無據、行使無序——依法確權,確保權力授予依法合規;防止權力過度集中——科學配權,確保權力架構相互制衡;防止“暗箱操作”——陽光示權,確保權力運行公開透明;防止權力濫用——全程控權,確保權力監督及時有效。
必須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把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確定為重大行政決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健全行政執法和行政司法銜接機制。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完善糾錯問責機制。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在這個系統工程中,要完善法治經濟、建設法治政府,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強法治觀念、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加強法治工作隊伍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領導,條條都很重要,必須全面部署,落到實處,以利于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總框架內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各項工作,在法治軌道上不斷深化改革。
在經濟建設中用法治規范權力
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從粗放發展階段轉向科學發展階段,必須通過法治克服短期化、功利化傾向;改革進入“深水區”,必須通過法治形成更加規范有序推進改革的方式;社會進入“轉型期”,必須通過法治化解決當下社會問題復雜性與應對方式簡單化之間的矛盾。無論是從改革方向、問題導向來看,還是從突出問題、人民期待來看,尤其從立法要切實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來看,這個著力點應該是完善法治經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我們搞市場經濟,不是要搞“市場社會”。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不是要使市場在社會生活中也起決定性作用。法治是市場經濟健康運行的基本保證,也是經濟、社會良性互動的規范和引導??梢哉f,在大力推進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建設法治社會,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完善法治經濟。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都需要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必須以明晰產權、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為基本導向,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必須以法治為依托,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的保護。還要及時規范審判活動,培根說:“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痹诹⒎ㄖ?,還要探索、創新適應公有制多種形式的產權保護制度,加強對國有、集體資產所有權、經營權和各類企業法人財產權的保護。國家依法保護企業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企業有權拒絕任何組織和個人無法律依據的要求。還要加強企業社會責任立法。完善激勵創新的產權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機制。要加強市場法律制度建設,編纂民法典,制定和完善發展規劃、土地管理、礦產資源和能源、農業、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依法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市場監管,促進合理競爭,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法制好,好人可以充分干好事。法制不好,劣幣驅逐良幣,就談不上公平競爭。完善的法治經濟,必將鼓勵人們干事業、支持人們干成事業,促進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完善法治經濟,要在經濟建設中用法治制衡權力。不受制約的權力難免腐敗,絕對不受制約的權力有可能絕對腐敗。法治經濟建設決不允許只擁有權力而不承擔責任,決不允許只行使權力而不接受監督。否則,每一個執法者都有可能成為潛在的法律破壞者,而每一個公民都有可能成為這種破壞行為的受害者。孟德斯鳩說:“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變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們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停止?!碑敊嗔φ{控市場,當權力與資本相遇,不受制約的權力,難免導致普遍性、塌方型腐敗。資本不斷擴張的沖動和權力不斷膨脹的欲望結合,會使道德的界限喪失,法律的界限模糊,甚至成為馬克思主義所嚴厲批判的壟斷資本主義,徹底走向黨和人民的反面。習總書記強調,必須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當然就應該把權力關在法治的籠子里,才能最大限度減少體制缺陷和制度漏洞,最大限度地防范市場利益的誘惑,并由此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毛澤東早就說過,“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我們必須預防這種情況”。今天,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領導全國人民以空前的規模從事經濟建設,深化以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為主導的經濟體制改革,該如何“預防這種情況”?必須下大力氣完善法治經濟,在此基礎上建立和實施更嚴格的黨內法規制度,努力形成國家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制度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保障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