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有人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現在成為互聯網研究最熱門的課題。伴隨著云計算、虛擬化和物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國家也提出了建設智慧城市、數字社會等發展戰略。
近年來,哈爾濱市委黨校就深切地意識到,信息化的發展應該緊密圍繞這一“智慧”的理念,“智慧校園”建設由此納入了市委黨校重大戰略項目當中。這也成為了市委黨校網絡管理中心張偉處長和同事們多年來孜孜以求的奮斗目標。

這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系統工程。對于網絡中心的11名工作人員而言,又是一個極其艱難的探索過程……
這個夏天,張偉處長和另外10名技術人員探索的腳步一刻也未曾停歇。今年6月,中央黨校內網開通,打破了以往只能通過外網獲取信息的格局,可以及時準確地了解中央黨校的辦學情況,又可以學習借鑒教學科研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開通內網,必須擁有VPN設備。在暫時無法購買的情況下,唯一的方式就是借“機”生蛋!為了借到設備,張偉處長和同事們四處化緣,終于聯系上了廠商并進行了多次卓有成效的溝通。一個星期的緊張工作后,廠商在網管中心的配合下,通過VPN設備終于開通了內網,接到了來處中央黨校最直接最快捷的信息,第一時間聽到了黨中央的聲音?,F在,黨校教師和學員可在辦公室使用電腦在外網狀態下或使用手機在WIFI覆蓋范圍內,用瀏覽器直接訪問中央黨校內網。
而提起無線網,這是網管中心今年3月為加快“智慧校園”建設的又一個大手筆。3月3日,經校委會研究及相關部門申報審批,黨校校園帶寬從100M升級至500M,實現了辦公樓內無線網絡的全覆蓋。而帶寬的升級,更是浸透著張偉和其他技術人員的辛勞和汗水。
今年8月,“龍江發展講壇”系統升級項目圓滿完成,原標清會議系統升級為高清會議系統,目前運行狀況良好,已完成兩期遠程視頻會議接收和保障工作。

截止今年上半,網絡管理中心在黨校信息化建設方面成績斐然:
微信公眾平臺每天發布黨和國家的重大新聞和信息,現已發布76篇信息;為保障校園信息化設備正常運轉,完成網絡終端設備維修維護工作106次、完成內外線電話設備維修維護工作35次,完成有線電視設備維修維護工作35次。同時還完成各級領導來我校調研考察的服務保障工作4次。高質量地完成了市委組織部、市政府等相關部門的重要培訓會議、市委中心組學習、省十二次黨代表培訓班、外請專家高層講座、龍江發展講壇及春季開學式等累計13次的校級重點工作的服務保障任務,并播發哈爾濱電視新聞1次。;在無線網開通之后,與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合作啟用的學習秘書APP項目,提高了教務管理和學員服務的信息化水平,使我校的信息化管理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
這樣成果的背后,是校領導和網管中心全體同志付出的艱苦和努力。一次次會議,研究調整建設方案;一次次加班加點,加快工程進度;一次次在新的問題面前,在時間的壓力下,與建設單位研究具體施工方案。開學近在咫尺,施工所剩無幾??梢磺袥]有商量的余地,在最后沖刺的時間里,頭腦中沒有作息時間的概念,所有人與施工人員綁在一起,吃住在一起,隨時攻城拔寨解難題。
現在,上半年各項目標任務均已圓滿完成,可張偉和同事們絲毫不敢懈怠,在信息高速發展,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這群來自黨校的網絡精英們絲毫不敢懈怠……
相信,一個擁有如此凝聚力和向心力團隊,必將給黨校帶來最強有力的網絡技術支撐,通過海量的網絡課程、靈活的學習方式,黨員領導干部的學習培訓有了更多的選擇,黨校培訓從此將順應時代的洪流插上“互聯網+”的翅膀,讓每一位學員在黨校的“智慧校園”中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