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3日上午,我校第三場大報告邀請到原黑龍江大學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教授楊震做關于《<民法總則>與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專題講座。在校學習的市管領導干部培訓班、正處長任職培訓班學員,以及哈爾濱市司法局部分領導班子成員,市司法局機關干部,道里區、道外區、香坊區、南崗區的司法局干部,哈爾濱公證處,北方公證處,松北公證處公證員,律師代表,市司法干警學校干部,共300余人參加講座。常務副校長孫永文主持報告會。

楊震教授是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最高人民法院特聘咨詢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二級教授,黑龍江省重點學科帶頭人,黑龍江省法學會副會長,黑龍江大學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民商法,法哲學研究和教學,先后著有《民法學》《法價值哲學導論》等二十多部專著,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學術刊物上發表七十多篇論文,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三十多項。

全國人大十二屆五次會議表決通過的《民法總則》,于10月1日正式施行,在中國民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楊震教授作為中國法學會民法典編纂項目領導小組成員,親歷了《民法總則》的起草、修改和審議通過全過程。
楊震教授從《民法總則》的時代特色、基本內容、創新與發展和《民法總則》助力國家治理現代化四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系統闡釋,既有最新理論前沿成果又有最新權威解讀,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針對性、實用性、操作性。
楊震說,《民法總則》積極回應社會發展需求,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不僅與時俱進,加強了對人身權利的保護,還增加了對生態環境、個人信息、數據和網絡虛擬財產進行保護的具體規定,充分體現了“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的價值理念,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貫徹了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精神。

關于《民法總則》的基本內容,楊震通過概念解釋、案例引用和條文分析,分別就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等法律規定進行了具體解讀。
楊震將《民法總則》的創新與發展闡釋為三個方面:一是立法理念的先進性,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立法宗旨,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突出私法自治理念;二是民事權利保護的完整性,完善了民事權利體系,強化了民事權利保護機制,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三是制度設計的科學性,從解決實際問題出發,在監護制度、法人分類、代理制度、民事責任、訴訟時效等方面進行了完善。
楊震認為,《民法總則》的施行,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將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睹穹倓t》在《民法通則》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了社會運行的基本規則。而這些規則的確立和完善,將進一步健全市場秩序、維護交易安全,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睹穹倓t》將與其他領域的法律規范一起,有力支撐起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