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哈爾濱市行政學院)科社教研部講師 湯恩昱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边@一重要部署鮮明地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區治理體系的基本框架,為黑龍江省社會治理創新和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黑龍江省社區治理體系建設現狀及經驗
當前,黑龍江省社區治理普遍采取的是政府主導型的社區復合治理模式,形成了社區治理主體多元復合,功能融合互補,目標多重統一,政府治理和服務網絡布局合理的社區治理格局。這種體系的形成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性,主要表現在:
一是強調多元參與,重視發揮多元主體作用,使社區從“政府本位”的管理向“社會本位”的治理邁進了一大步。
二是注重依法治理,構建了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在法治框架下,形成了既有社區居民的自我管理、居民自治,又有政府權利、市場權利、社會權利、公民權利充分尊重的全領域式民主治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治理理念。
三是建立社區扁平化服務體系,通過成立社區服務工作站,整合政府和社會資源,凡是涉及民生的服務事務下沉,減少社區服務層級,把社區作為社會治理的前沿陣地,實現了社區事務的“全面”辦理。
四是注重社區文化建設,構建社區和諧發展的核心價值認同,從而使社區治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是培養了一批專業的社工隊伍。使社區工作涵蓋了教育、司法、社保、養老等社會生活的多個領域,社區工作的專業化、職業化水平不斷提高。
二、構建新時代社區治理體系面臨的挑戰
一是治理觀念的挑戰。共建共治共享的核心是共治,是權利的重新分配,這是對當前由政府掌控社區治理資源的傳統治理模式的本質性改變。
二是制度的挑戰。加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體系建設,首先需要具有合法性依據,社區治理本質上說是由政府管理向社會治理的轉變,追求的是法治和善治。
三是主體的挑戰?!肮步ü仓喂蚕怼?,誰來“共”,這就涉及治理主體的界定和培育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直強調多元主體共治,但實踐中政府以外的主體卻無法更好地發揮社區治理作用。
四是人才的挑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對社區專業化、職業化服務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標準。
三、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體系的對策建議
一是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格局和建設社區治理體系的精神實質,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牢記黨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加強智庫建設,創新社會治理??萍歼M步必然帶來社會進步,社會發展具有方向性(矢量)和不可逆性。把理論研究的智庫成果和多元主體共治的治理實踐有機結合,把智庫外腦變為內腦,是實現社區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二是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法治社區治理大環境。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結合黑龍江省社區治理的實際情況,加強社區治理地方立法,充分賦予社區法律、制度供給;在法律框架下明晰多元主體權責范圍、平等地位、規范運行程序;引導多元社區治理主體在法律法規的框架下,參與社區治理。把德治與法治有機結合,既要維護法律的尊嚴,又要保證人民的民主權利和不同主體的不同利益需求。使社區居民在實現自己利益訴求的過程中不斷感知自身對公共生活的責任和義務,體驗公共生活的價值,真正確立公民的主體地位。
三是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開放式社區治理新格局。吸收耗散結構理論和多中心理論新思維,通過開放式治理達到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環。通過“負熵”的不斷輸入,打造具有內生活力的現代社區。
四是不斷培育治理型社會組織和服務型社會組織。加強社區治理主體的合法性、代表性和全面性建設,加強社區業主大會、業委會、服務協會、群眾性社會組織建設。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體系,還需要社區治理主體的多元化,尤其是治理型社會組織的積極參與。建設“共建共治共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區治理體系離不開社會組織,尤其是治理型社會組織的積極參與。通過有效參與,體現多元主體共治,實現共建共治共享,推進黑龍江省社區治理現代化建設,構建具有黑龍江特色的社區治理新格局。
五是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構筑現代化的社區治理平臺。把網絡安全和網絡服務有機結合,按照“十三五”期間國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設規劃要求,以“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為目標,實現社區服務網絡化管理的集約化、規范化和智能化。
六是加大財政投入及合法性確權。社區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福利再分配的重要平臺,也是事關民生和社會穩定的基石,更是彰顯社會公正的重要平臺。所以要從法律層面明確財政支付的合法性,并加大財政投入。
七是加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區治理人才的培養。社區治理需要大量的專業化、職業化人才做支撐,必須大力加強社區治理型和服務型人才培養,更新治理理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和服務觀,構建社區治理的公共價值共識,不斷加強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體系。
總之,開展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體系建設的創新實踐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