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7年5月,哈爾濱新區與哈爾濱市委黨校開展了2017年重點合作課題。經過近一年的調研考察,今年5月,課題組形成了由我校湯恩昱老師作為主研人的《哈爾濱新區對俄合作軟實力建設的對策建議》結項成果,并于2018年5月18日得到市委常委、哈爾濱新區黨工委書記高大偉的批示,哈爾濱新區對俄辦認真研究借鑒了課題中的成果,部分成果已被采納或將被采納并在實踐中得到應用和完善。
現附上調研報告精簡版,以饗讀者。
哈爾濱新區對俄合作軟實力建設的對策建議
哈爾濱市委黨校
湯恩昱
在紀念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建立二十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的莊嚴時刻,2015年12月16日哈爾濱新區獲得國務院正式批復,擔負起了國家級新區中唯一的對俄全面合作承載區的重要使命。以此為契機,我們對哈爾濱新區對俄合作軟實力建設的優勢、存在問題等進行了認真研究,開展實現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全面升級的路徑探索,努力將哈爾濱新區打造成全國對俄全面合作的重要承載區。
一、哈爾濱新區對俄軟實力交流合作的有利條件
?。ㄒ唬┑鼐墐瀯?/p>
中俄兩國地域相連,文脈相通,哈爾濱是我國離俄羅斯最近的大城市,處于東北亞區域中心位置,坐落在哈爾濱的哈爾濱新區成了中俄戰略合作升級的橋頭堡和樞紐站,對俄合作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也有著雄厚的經濟社會發展實力作支撐,給哈爾濱新區對俄合作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ǘ┏鞘蟹e淀
哈爾濱具有優秀的文化傳承和中西人文交融的歷史,并且長時期成為俄羅斯藝術家、工程師及資本家在中國活動的中心,形成了獨具俄羅斯特色的哈爾濱地域文化,充滿了濃郁的歐陸風情,使哈爾濱與俄羅斯的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
?。ㄈ┱呦嗤?/p>
2016年以紀念中俄建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20周年、簽署《俄中睦鄰友好條約》15周年、中俄媒體交流年為契機,兩國簽署了《中俄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使中俄關系上了一個新臺階,將更加有利于哈爾濱新區充分利用兩國政策的疊加效應。
二、哈爾濱新區對俄合作軟實力建設面臨的不利因素
?。ㄒ唬?受經濟發展程度的制約
哈爾濱新區雖然在我省、我市是最大的產業聚集區,囊括了高開區、經開區、利民開發區等三個國家級開發區。綠色食品、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在全國都有較大影響,擁有二百多家國際國內各類研發機構和三十多所高等院校,是東北地區重要的創新中心和科研成果轉化基地。但和南方沿海城市相比還有較大差異,尤其是外向型經濟發展緩慢。俄羅斯是蘇聯的主要繼承國,在經歷了國家轉軌帶來的低迷后,經濟更是增長乏力,正在遭遇十多年來最嚴重的困局。這些都對哈爾濱新區的對俄合作產生影響。
?。ǘ?民間交往主體貧乏
俄羅斯雖然延續了蘇聯的國家核心利益和主要疆土,但卻由社會主義制度變成了資本主義制度,執政理念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加上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歷史敏感性,兩國邊境地區政黨和政府交往受到限制。需要大量的民間機構、商業協會、社團組織予以補充,但由于我國民間組織發展不平衡,對俄交往的民間社會組織更為缺乏,“官方多”“民間少”,交流載體單一,市場推廣渠道薄弱,信息反饋渠道和機制不健全,民間交往主體貧乏的現實,影響了對俄合作軟實力建設“能量” 的傳輸力度。
?。ㄈ?深度交流渠道不暢通
受政治、經濟合作交流的影響,哈爾濱新區對俄合作軟實力建設缺乏深度,淺層了解多,深入了解少。隨著中俄合作交流深度的不斷增加和廣度的不斷拓展,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仍存在“淺表化”問題,即只停留在單純的獵奇、欣賞層面,難以實現深層次溝通互鑒與交融。
三、哈爾濱新區對俄合作軟實力建設的對策建議
?。ㄒ唬┳龊脟覍用鎸Χ砗献黜攲釉O計,整合國家資源,發揮哈爾濱新區對俄合作區位優勢
哈爾濱新區要以建設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載區、東北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示范區和特色國際文化旅游聚集區為核心,堅持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規劃新區建設,著力打造體現國際視野和現代理念的新區規劃體系;突出對俄合作和特色優勢產業集聚,著力構建集群化、特色化、高端化的現代產業發展新格局;努力把哈爾濱新區建設成全省最具活力的增長極和最具潛力的創新高地。
建議哈爾濱新區站在國家高度,對中俄兩國做深度考察,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
?。ǘ佣砹_斯國家軟實力戰略,推動中俄社會組織交流與合作,形成中俄命運共同體互動格局
2013年初俄羅斯對軟實力概念進行了自己的闡釋,認為“軟實力”有別于傳統外交,是利用公民社會資源、信息通信技術和人文途徑解決外交任務的綜合性手段,將“軟實力”定性為一種外交手段。
同俄羅斯軟實力政策注重對國家操作性實力的提升相比,在我國,則是注重對國家操作性實力和資源性實力的雙重提升。俄羅斯軟實力政策的實施機制與運作模式對我國的啟示有兩條思路:一是發掘更多可用于提升國家影響力的境內外文化與社會資源;二是建立更多渠道,使我國的軟實力影響力能夠廣泛散播開來。俄羅斯在外交實踐中將硬實力和“軟實力”手段有機結合,注重把國家資源性實力轉化為影響力,從而提升話語權,這些做法都對哈爾濱新區實行軟實力建設提供借鑒。
?。ㄈ┌研聟^建成沿海發達地區對俄合作交換“負熵”的樞紐和提升區,國家級戰略性資源供給側基地
四十年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普利高津針對“非平衡熱力學和非平衡統計物理學的發展”建立了耗散結構理論,認為從系統有序化或自組織的需要來說,最直接的需要是獲得負熵來降低系統的熵增。中俄合作就面臨這一態勢,從哈爾濱新區所占據的地緣優勢來說,由于兩國發展階段的不同,面臨著不同的熵增,需要不同的負熵,而且又恰恰可以互補,為哈爾濱新區發展提供了契機。堅持資源、能源提升發展的政策引導,提高雙邊合作質量是哈爾濱新區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