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面對的外界干擾因素與安全挑戰逐漸增多并日趨復雜。其一,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后延續冷戰思維,炒作中國“威脅”論,以貿易和金融手段制衡中國,以所謂航行自由的名義加強對南海問題的干預,以“印太戰略”拉攏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維護其亞洲主導權,在新版國家安全戰略中將中國界定為“戰略競爭對手”。美國的舉動使防止掉入所謂中美必有一戰的“修昔底德陷阱”的任務更加艱巨。其二,部分周邊國家覬覦中國南海主權,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挑戰中國主權,響應“印太戰略”號召,加強對澳大利亞、印度洋國家的外交攻勢,試圖打破對外使用武力的憲法約束,致使東亞頻現沖突風險,地區安全環境有所惡化。其三,朝鮮核問題迎來轉機,但是朝鮮半島無核化仍然面臨艱巨挑戰,美韓部署的薩德系統仍是危及東北亞安全的重要因素。其四,2017年印度非法越界制造洞朗危機之后,對邊境地區控制能力和意愿明顯上升,加上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增強,中印邊境沖突風險仍未排除。
面對外界復雜的環境,中國一方面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戰略,承諾無論發展到什么程度,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在黨的十九大之后首次出訪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做世界和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之錨?!绷硪环矫?,中國進一步表明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堅定決心,同時加強練兵備戰,形成戰略震懾,有效維護了國家利益。
作為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本身就是對世界的重要貢獻。一方面,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壯大,為亞洲和世界帶來的是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另一方面,和平發展道路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有機組成部分,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中國希望帶動越來越多的國家走和平發展道路,用和平的陽光驅走戰爭的陰霾,使人類走上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道路。
?。ㄗ髡邌挝唬呵笫请s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