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國有經濟的新論述
?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
經濟學教研部副教授
沈鵬遠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上,應該“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稕Q定》凝練概括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13個方面顯著優勢,其中第六部分“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論述的是經濟制度優勢?!稕Q定》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边@是十九屆四中全會的一大創新,把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上升為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創新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更加完善。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國有經濟的論述,集中在《決定》第六部分經濟制度優勢中的第一條“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總共332個字,涉及國有經濟137個字,原文如下:
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有效發揮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功能作用。
這段論述共三句話,講三個問題,一是國有經濟,二是國有企業,三是國有資本,這三個方面是構成國有經濟的基本要素,彼此聯系,相互影響。與以往相比,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于國有經濟的論述有以下幾個特點: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具有雙重意義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繼續強調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要全面認識公有制經濟的含義,公有制經濟不僅包括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還包括混合所有制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從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到主要實現形式再到重要實現形式的變化,可以判斷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公有制經濟的實現形式,其地位不斷提升。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將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與國企改革緊密聯系起來,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秉h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再提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秉h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既從基本經濟制度層面強調了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實現形式,也從國企改革層面強調了混合所有制經濟對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重要性,對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的重要性。
增強國有經濟五種能力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可概括為增強國有經濟五種能力。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增加“抗風險能力”,變成增強國有經濟四種能力。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增加“競爭力、創新力”,去掉“活力”,變成增強國有經濟五種能力。當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國有經濟總量進一步增加,經濟效益、運行質量明顯提高,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比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更符合現階段國有經濟發展目標。另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將“創新力”列為國有經濟發展目標。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國有經濟必須將技術創新作為立身之本,成為中國科技創新事業的引領者。2019年,國資委選定了10家央企作為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試點,世界一流企業的主要標準是企業配置全球資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在全球行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和話語權??梢?,增強國有經濟創新力是一個新的重要導向。
國企改革重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這兩種提法有什么關系?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但混合所有制改革并不是“一混就靈”“一改就好”?!盎臁敝皇堑谝徊?,真正使“混改”發揮有效作用,還要進一步突出“改”。改什么,改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完善現代企業制度。2019年11月2日,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中央企業集團及各層級子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已達到70%。2013—2018年,實施“混改”的中央企業子企業中,“混改”后實現利潤增長的企業超70%,“兩個70%”振奮人心,增強信心?,F階段混合所有制改革開始向“改”發力。因此,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與深化國企業改革,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兩種提法相互照應。完善現代企業制度,進一步加大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力度,重點推進董事會建設,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快推進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制度,市場化薪酬管理制度,運用好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等辦法,充分調動各類國企員工積極性。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組織落實、干部到位、職責明確、監督嚴格。這就明確要求我們切實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