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載民生發展的壯麗詩篇
?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
社會和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閔慧男
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回到人民的懷抱。74載風雨歷程,伴隨著祖國前進的腳步,我們這座英雄的城市從百廢待興到欣欣向榮,從歷經苦難到走向輝煌,經濟社會實現了長足發展,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工業城市逐步發展成為一座開放之城、包容之城、時尚之城、活力之城和生態之城。民生作為一個貫穿城市發展始終的話題,民生改善是城市改革發展的重大成果。收入的增加、住房的改善、交通的便利等等,哈爾濱市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幾十元分別增加到2018年的3.78萬元和1.69萬元;廣大人民群眾更多更好地共享發展成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74載民生發展,詮釋了“美好生活”的真諦。
促進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在我國這樣一個有著近14億人口和9億勞動力的發展中大國,就業總量壓力長期存在,不斷擴大就業、創造更多崗位始終是群眾改善生活的重要前提,始終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哈爾濱市的就業制度,從計劃經濟時期的統包統配的勞動就業制度,到改革開放初期的“勞動部門介紹就業、自愿組織起來就業和自謀職業相結合”的“三結合”就業方針,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新時代就業方針,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逐步建立并不斷完善。70多年來,我市就業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質量不斷提高,老百姓的“飯碗”越端越牢,成為民生改善的堅實基礎。為更好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2019年12月,市政府印發《哈爾濱市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啟動。根據《實施方案》,確定培訓目標任務是三年計劃培訓技能人才30萬人次,力爭到2021年底全市技能勞動者占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達到2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的比例達到30%以上;同時實現培訓群體全覆蓋,培訓惠及群體涵蓋了城鄉各類勞動者;分層次明確了不同的培訓補貼標準。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市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提高就業質量,從而實現更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教育為哈爾濱這座城市的發展奠基未來、孕育明天。哈爾濱市的教育發展,始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和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人人都有學習途徑,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以高質量的教育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實現我市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證。經過70多年的發展,我市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各項發展指標,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都居于前列。按照2018年統計數據,全市現有在哈普通高校51所、成人高校11所,具有研究生培養資質的科研機構8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89所,普通高中102所,普通初中342所,普通小學(含農村小學網點)574所,特殊教育學校18所,幼兒園1334所。哈爾濱工業大學等一批重點高校,撐起了國家現代化建設的脊梁;哈爾濱市第三中學等一大批基礎教育名校,以高質量的人才培養享譽全國。2020年,我市將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5%以上、義務教育學生鞏固率穩定在99%以上、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和特色化發展,特色高中學校達到25%,高中毛入學率達到95%以上,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培訓達到400萬人次。
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是什么?對于老百姓而言,社會保障是年老時領到的養老金,是失業時領到的救濟金,是工傷時領到的補償金,是生病時報銷的保險金,是老百姓心里的那份踏實與溫暖。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是減少社會動蕩的“穩定器”。哈爾濱市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跟隨著國家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發展,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勞動保險制度,到上世紀90年代建立以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為基礎的社會保障制度,再到新時代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城鎮到農村、從城鎮職工到城鄉居民,不斷改革、發展和完善的過程,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制度框架基本成型。黨的十八大以來,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整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完成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018年哈爾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年末全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254.5萬人,享受養老保險離退休人員100.6萬人,城鄉居民基本社會養老保險參保230萬人;參加失業保險98.2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732.6萬人;參加工傷保險的人數137.4萬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市區每人每月642元,縣(市)每人每月556元,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全市每人每年3900元?!皬V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廣泛惠及城鄉居民。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就是要把人民健康作為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全民健康,“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人民健康地位日趨重要。醫療衛生是重要的民生項目,對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74年來,哈爾濱市醫療衛生事業在醫療衛生人員數量、醫療機構建設、醫療技術進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城鄉居民健康水平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醫療水平有較大提升。群眾從大病小治、小病不治到小病就近治、大病醫保兜底治,醫療保障服務越來越便利。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我市將依托健康醫療云平臺,建立居民全生命周期電子健康檔案,為每個社區配備便攜式大生化分析儀,方便居民及時掌握基本健康狀況;在每個縣建立1個與市級醫院交流合作的醫聯體,以鄉鎮中心醫院為依托打造農村區域醫療中心12個。這些工作將有助于更好地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74載民生發展的壯麗詩篇,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不變的初心。攜74載精神財富,抓住新時代發展機遇,哈爾濱要勇于在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大潮中,沖破制約發展的一切束縛和桎梏,凝心聚力,奮勇爭先,繼續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書寫更加壯麗的民生畫卷,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來源:《哈爾濱日報》理論??】蒲刑帲ü└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