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7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中央和國家機關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機關意識。作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的一個教研部門,公共管理教研部的全體黨員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強化政治意識和政治責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積極推動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科建設,以學科建設的實際行動和優質成果,落實“強化政治機關、政治學校意識,走好第一方陣”的要求。
充分認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對于新形勢下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推進黨和國家各方面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研部門做好基層黨建和各項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講話為做好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建工作,建設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提供了重要指導。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的高度,深刻闡述了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重大意義,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取得的顯著成績和重要經驗,同時指出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明確提出了新形勢下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的使命任務,對加強和改進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為中央和國家機關做好黨建工作指明了方向、部署了任務、明確了重點、提出了舉措,為把中央和國家機關建設成為讓黨中央放心、讓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提供了重要指導和根本保證。
講話為校(院)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高質量履行黨中央賦予的職責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和國家機關離黨中央最近,服務黨中央最直接,在黨和國家治理體系中處于特殊重要位置。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必須走在前、作表率。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是黨中央的一個重要部門,承擔著黨中央賦予的重要職責。加強和改進校(院)機關黨建工作、提升校(院)黨建工作質量和水平,是校(院)做好一切工作的政治保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校(院)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高質量履行黨中央賦予的職責、實現“四個建成”的目標提供了根本遵循。
講話為抓好教研部門基層黨建工作、建設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提供了理論武裝。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好黨的組織體系這座大廈,要讓組織體系的經脈氣血暢通起來,讓黨支部強起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校(院)教研部門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明確了方向和重點、提供了方法論。當前,公共管理教研部承擔著建設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的重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以及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等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建設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提供了理論指導。
深刻檢查在政治機關、政治學校意識方面存在的不足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黨員的政治意識明顯增強。但也應該看到,作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的教職工,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重要講話的要求,對照中央有關文件的要求,有的同志的政治機關、政治學校意識還有差距。
一是對作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職工這一身份的政治性認識不夠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是黨中央的一個重要部門,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教職工是校(院)的一分子,這一身份自然帶有很強的政治性。但有的同志對此意識不強,把自己等同于一般單位的職工,等同于普通高校的教師。
二是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方面發揮表率作用不夠好。作為校(院)的黨員教職工,應該以更加高度的自覺、更加堅定的態度、更加有力的行動,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這方面走在前、作表率。
三是對政治和業務的關系把握不夠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各單位職責分工不同,但都不是單純的業務機關。對于校(院)的教職工尤其是教研部門的教職工而言,不存在脫離政治的單純業務,也不存在脫離業務的抽象政治,政治和業務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但是,一些同志在工作中找不準兩者的結合點,存在“兩張皮”現象。
四是主動服務黨中央中心工作的自覺性不夠強。作為校(院)教職工,體現政治機關、政治學校意識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以高度的政治自覺主動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積極圍繞黨中央中心工作盡心盡力。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同志被動等待組織安排開展工作,滿足于完成既定任務,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高。
五是對學術理論和社會思潮的政治敏銳性不夠高。當前,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際上,在社會科學學術界和社會上,存在多種理論和思潮。這些理論和思潮魚龍混雜、立場各異,反映了不同世界觀和價值觀,表達著不同群體的訴求和目的。中央黨校的教研人員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的守衛者,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安全的維護者,必須以高度的政治敏銳性,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對這些理論和思潮進行分析,以明辨是非,區分真偽。但有的同志思想上沒有繃緊政治這根弦,對這些理論和思潮缺乏政治敏銳性,只是從科學性、真實性、學理性等方面去分析,而不能從政治立場和動機上、價值觀和世界觀上進行辨析,以至于受到錯誤觀點和理論影響而不自知。
六是在遵守黨的紀律和規矩方面不夠嚴。作為校(院)的教職工,應該在守紀律、講規矩方面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真正起模范帶頭作用。但是,有的同志在工作和生活中,放松了對自己的紀律要求。
自覺擔當建設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的使命
強化政治機關、政治學校意識,對校(院)全體教職工特別是黨員干部提出了實踐要求。對于公共管理教研部的同志們來說,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自覺擔當起建設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的使命。
我國公共管理學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引入西方公共管理學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深受西方公共管理學理論、方法的影響。由于國情不同,特別是社會制度和政治體制不同,這樣的公共管理學并不能充分解釋我國公共管理實踐,更無法有效指導我國公共管理實踐。作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的公共管理學者,帶頭并推動建設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是我們應自覺承擔的重大政治責任。
一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要有所作為,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決定了我國公共管理理論和實踐的出發點是為了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建設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二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設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要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研究和教學全過程。
三要堅持立足中國國情。幾千年來,我國積累了豐富的國家治理思想和經驗。在當代中國,我們黨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治國理政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我國特有的文化傳統、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這些獨特的國情構成了建設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的基礎。我們必須基于國情、體現國情、針對國情來構建和發展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
四要堅持學習借鑒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世界各國都開展了各具特色的公共管理實踐,產生了很多公共管理經驗和理論,其中不少是人類共有的文明成果。我們要以開放的胸襟和批判性思維,廣泛了解、仔細辨析這些成果,學習借鑒其他國家的有益經驗和理論,服務于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建設。
五要堅持自主創新和綜合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黨校特別是中央黨校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研究上多下功夫,多搞“集成”和“總裝”,多搞“自主創新”和“綜合創新”,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體系作出貢獻。我們要遵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在已有學科框架和理論基礎上,及時學習吸收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創新理論,總結提煉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創新實踐,同時借鑒國際公共管理理論和實踐的有益成分,大力進行自主創新和綜合創新,推動中國特色公共管理學建設。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 王滿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