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
社會和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尹鴻雁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边@一重要論斷闡釋了“江山”與“人民”的辯證關系,揭示了執政基礎與人心向背的內在邏輯,體現了“人民”與“江山”的有機統一。從播下革命火種的“小小紅船”,到領航復興偉業的“巍巍巨輪”,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百年風雨兼程,百年風華正茂,靠的就是“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的牢不可破的血肉聯系。在習近平總書記的“七一”重要講話中,“人民”一詞出現80多次,講話通篇貫穿著堅定的信仰追求、真摯的為民情懷、不變的初心使命、強烈的責任擔當,彰顯了共產黨人最堅定的人民立場、最深厚的人民情懷、最純粹的赤子之心,深刻回答了“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時代之問。
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
立場,是人們觀察、認識和處理問題的立足點。這個立足點,從根本上講是由人們的經濟政治社會利益和地位決定的。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地堅持和發展了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場,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的試金石。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櫛風沐雨、苦難輝煌,從勝利走向勝利,靠的就是始終把“人民”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黨和人民是血肉相連、不可分割的整體,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立場決定方向,堅持人民至上是我們黨正確抉擇的前提。只有心里始終裝著人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才能作出正確決策。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強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生動詮釋了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和價值追求。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將“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作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根本要求之一,他強調,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集中體現,是對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
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和人民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斗,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著我國朝著共同富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構想,共產主義社會將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實現社會共享、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言,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實現共同富裕。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我國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F行標準下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被赝覀凕h走過的百年路程,汲取群眾智慧是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毛澤東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鄧小平說,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我們黨提出的各項重大任務,沒有一項不是依靠廣大人民的艱苦努力來完成的。歷史證明,只有凝聚民心民智民力,緊緊依靠人民,才能不斷創造歷史偉業。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正是因為依靠了人民。
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春鹨蹌倮强坷习傩沼眯≤囃瞥鰜淼?,渡江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人民奮斗出來的。黨的智慧來自于人民,必須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謀劃發展,最了解實際情況的,是人民群眾;推動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有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必須充分尊重人民所表達的意愿、所創造的經驗、所擁有的權利、所發揮的作用,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挑戰,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
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秉h來自于人民,黨的根基和血脈在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歷史充分證明,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
百年發展史充分證明,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人民的選擇決定著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的前行方向,從革命、建設再到改革時期,人民始終毫無保留地支持中國共產黨,團結在黨的周圍,擁護黨的領導,黨的百年歷史見證著“人民的選擇”強大的生命力。紅色江山打下來不容易,守住更難,關鍵是要守住民心。我們黨從最初的50多名黨員發展到今天的9500多萬名黨員,重要啟示就是傳承好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v觀歷史,我們黨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為人民謀利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生命力和戰斗力的傳家寶。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要求“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赝倌挈h史,我們黨之所以能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發展壯大并始終充滿生機活力,一個重要法寶就在于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群眾路線是黨在百年革命和建設實踐中最重要的經驗總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發揮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作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
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面向群眾、面向基層、面向經濟社會發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為基層困難群眾排憂解難,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問題。踐行群眾路線,要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在行動上深入群眾、在工作上依靠群眾、在民生上造福群眾,進一步增強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時刻把群眾冷暖安危掛在心上,帶著真情實情熱情,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向全體中國共產黨員發出了偉大號召:“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踐行黨的宗旨,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著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是中國共產黨人踐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最好詮釋。來源:《哈爾濱日報》理論???/p>
科研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