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卓莉:中國共產黨領導哈爾濱市百年文化建設的發展歷程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市行政學院)
哲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趙卓莉
哈爾濱市的文化建設與發展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哈爾濱建設的重要內容。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依據不同的歷史任務和社會的主要矛盾變化,使哈爾濱市的文化建設獲得了豐富的成果?;仡欀袊伯a黨領導哈爾濱市百年文化發展的歷程,總結基本經驗,探尋文化發展規律,為未來哈爾濱市的文化發展提供經驗和借鑒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領導哈爾濱市百年文化建設的歷程中國共產黨領導哈爾濱市百年文化建設依據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四個不同時期,形成了四個不同的階段和內容。
(一)中國共產黨領導哈爾濱市進行革命文化建設的歷程(1923年—1949年)。早在1921年中國共產黨派出代表到哈爾濱考察工人運動與籌建黨團組織,在1923年10月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哈爾濱組,是東北地區最早建立的黨組織。黨組織建立后積極領導革命文化的建設,這一時期的文化建設主要圍繞著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任務來進行的。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哈爾濱市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歷程(1949年—1977年)。新中國成立后,哈爾濱市同全國一樣在民主革命取得勝利之后,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文化建設,積極探索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規律。首先就是進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1955年,毛澤東同志指出要在黨內外五百萬知識分子和各級干部中宣傳辯證唯物論,反對唯心論。毛澤東同志還號召全黨學習辯證法,并在廣大干部中推薦唯物辯證法,提出要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成群眾手里的尖銳武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1956年,毛澤東同志提出了“雙百”方針?!鞍倩R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是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是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哈爾濱貫徹國家的文化建設的方針,在全市開展馬克思主義的學習教育活動,貫徹社會主義文化指導方針,文化領域出現了繁榮的景象,如1961年開啟了“哈爾之夏”音樂會的歷程,培養并輸送了大量的音樂人オ。
(三)中國共產黨領導哈爾濱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歷程(1978年—2011年)。改革開放以后,哈爾濱市緊跟國家文化改革發展的戰略,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這一時期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第一,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為文化建設的中心任務;第二,繁榮文化藝術事業;第三,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第四,科學謀劃,制定哈爾濱市文化發展規劃。
(四)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歷程(2012年— )。進入新時代,國內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面對文化發展的形勢和人民群眾對文化需求的變化,黨提出了一系列文化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黨的文化政策的引領下,哈爾濱市及時推動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第一,繼續以深化改革為動力推進文化的建設與發展;第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務協調小組,共同推進哈爾濱市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第三,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提升文化的競爭力。哈爾濱市重視文化產業的發展,提出在“十二五”時期實現文化產業GDP貢獻率6%的目標,并且已經實現。目前,哈爾濱市提出了發展哈爾濱“4+4”現代產業新體系,把特色文化與旅游作為哈爾濱市的重點發展產業;第四,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共產黨領導哈爾濱市百年文化建設的基本經驗與啟示(一)全面服從和貫徹黨的領導是文化建設的核心。哈爾濱市百年文化發展的歷程中,堅持黨的領導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哈爾濱百年文化發展的關鍵和核心。堅持黨的領導保證了哈爾濱市文化發展的正確方向,堅持黨的領導最重要的就是服從黨中央的領導。
(二)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是文化建設的根本。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關鍵和根本,也是文化建設的核心,哈爾濱市百年文化建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指導地位。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哈爾濱市文化建設和發展百年歷史貫穿了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以人民為中心。文化的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的發展為了人民。人民是文化建設與發展的主體。主要表現為:第一,發揮知識分子的重要作用;第二,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文化發展的人民性還體現在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四)堅持革命與改革是黨領導文化建設的根本動力。哈爾濱市百年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是革命與改革,新民主主義革命通過革命推翻了反動統治,建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文化,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文化,是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哈爾濱市的文化體制改革經歷了三個時期,1978年至2002年,主要是文化體制內部局部的零星的改革。2002年至2013年,文化體制改革進入實質性階段。黨的十六大第一次把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區分開來,分類進行改革,促進了文化的繁榮和發展,但這次改革在性質上仍然是文化體制內部的改革。2013年至今,黨的十八大以來文化體制改革更加深入,注重了改革的協調性和系統性,把文化體制改革放到整個體制改革中進行。
(五)堅持文化建設圍繞中心工作來進行。馬克思主義認為一個社會的文化是由這個社會的經濟政治所決定的,并且為政治經濟服務。因此任何時代的文化都是為中心工作服務,而中心工作又是由社會的主要矛盾所決定。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哈爾濱市的中心工作就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實現民族的獨立與人民的解放,文化建設就是圍繞這個革命任務來進行和開展的。新中國成立后,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這一時期的中心工作就是發展社會主義。這一時期文化建設的思想內容和社會主義文化制度的確立,是為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服務,加強了執政文化的建設,但在實踐中主要強調了文化的政治服務功能。改革開放以后,黨的中心工作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文化發展就是文化建設要為經濟建設服務,特別強調文化對經濟建設的支撐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文化的需求體量加大、速度加快。文化建設服務于人民的社會功能日顯突出,文化也成為民生建設的重要內容。
(六)制度是文化建設的根本保證??v觀哈爾濱市黨領導百年文化建設的歷史,文化的發展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同時對經濟政治的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把黨領導文化建設的經驗制度化,才能夠更好地保證文化功能和作用科學、精準地發揮和實施。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之后,這其中包括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指導地位的學習制度、工作制度,哈爾濱市公共文化服務標準等。未來哈爾濱市文化的發展還要不斷加強文化制度建設,發揮社會主義文化的制度優勢。
來源:《哈爾濱日報》理論???
科研處(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