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建設的基本特征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
社會和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尹鴻雁
?
從1921年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走過了整整一百年的歷程。在百年奮斗征程中,我們黨領導人民不斷推進社會建設,書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成為我們黨執政成就和國家治理成效的重大標志,成為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顯著優勢的生動體現。深入總結我們黨領導社會建設的基本特征,深化對社會建設規律的認識,對于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真摯的為民情懷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叭嗣裥浴笔邱R克思主義根本立場的集中體現,也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币择R克思主義人民觀為指導,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毛澤東在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時就強調:我們應該深刻地注意群眾生活的問題,從土地、勞動問題,到柴米油鹽問題。新中國成立后他反復強調:“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边@成為毛澤東社會建設理論的基石。人民是鄧小平社會建設思想中的主體和動力,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所有思考都源于他對黨的宗旨的理解和對人民的深厚感情。鄧小平時刻提醒全黨,我們的事業是人民的事業,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他強調:“我們黨提出的各項重大任務,沒有一項不是依靠廣大人民的艱苦努力來完成的?!彼J為社會建設中的許多創造性的東西,都是由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是群眾智慧的結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全黨“要始終把人民立場作為根本政治立場,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把馬克思主義人民觀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匯聚民智,最大激發民力,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動局面。堅持人民至上的核心理念是堅持人民主體性的時代價值和歷史邏輯的有機統一。
明確的政治方向
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中國共產黨始終旗幟鮮明講政治,善于從政治高度認識社會建設問題。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道路,這是事關社會建設政治方向的根本性問題。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告誡全黨同志:“如果我們不能使生產事業盡可能迅速地恢復和發展,獲得確實的成績,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們就不能維持政權”。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一再強調“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秉h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指出:“要有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環境”,“中國的主要目標是發展,是擺脫落后,使國家的力量增強起來,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要做這樣的事,必須有安定的政治環境?!薄氨仨毞磸蛷娬{堅持這四項基本原則”。從這些論述中可以看出:穩定是社會建設的必要條件。習近平在談到社會治理時指出:“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善于把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社會治理優勢,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系,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鄙鐣卫砟懿荒芨愫?,最關鍵的是方向正確不正確、政治保證是不是堅強有力,就是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堅定的理論自信
理論產生于特定的時代背景,是人民不斷選擇的結果。恩格斯指出:“每一時代都有其獨特的時代思維,這是歷史的產物,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表現內容?!蓖七M社會建設,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以科學理論為指導。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積極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深入發展,形成了體現我國社會建設特色、符合基本國情的社會建設理論體系,這些理論緊扣時代脈搏、反映時代主體的根本價值,充分體現了底蘊深厚的理論自信。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社會發展都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社會建設道路、怎樣推進我國社會建設等基本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社會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的理論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為我們深刻把握當代中國社會建設的新特征,增強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提供了時代坐標和科學指南。
鮮明的實踐導向
理論來自實踐,又指導實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問題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創新的動力源。只有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解決重大而緊迫的問題,才能真正把握住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推動理論創新?!敝袊伯a黨在領導社會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問題意識,強化實踐導向,注重社會建設的客觀實際。毛澤東社會建設思想,是由于社會建設實踐而產生的,也是社會建設實踐的產物。毛澤東說:“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從分析這些事實中找出方針、政策、辦法來?!?929年到1933年,毛澤東在江西興國和福建才溪等地開展調查,據此制定推行了很多符合蘇區實際的政策措施。建國初期,怎樣培育社會新風氣,怎樣正確化解社會矛盾,如何維護社會穩定。這些新中國要解決的突出問題,是建國初期毛澤東社會建設思想的歷史和邏輯起點。鄧小平同志把實踐作為邏輯起點,他精辟指出:“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秉h的十三大召開前夕,鄧小平同志提出:“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中國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的階段?!鄙鐣髁x初級階段理論的創立和發展,解決了我國社會建設的歷史方位和根本任務等重大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把民生工作和社會治理工作作為社會建設的兩大根本任務。從沂蒙山到井岡山,從延安楊家嶺村到湘西十八洞村,民生和社會治理問題始終是總書記牽掛的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的時代進程中體現了社會建設重要論述和實踐活動的針對性,彰顯了鮮明的實踐品格。
突出的辯證思維
辯證法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問題的一把“金鑰匙”,也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方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毙轮袊闪⑶跋?,毛澤東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旗幟鮮明地提出“不但要善于破壞舊世界,而且要善于建設新世界”的要求,在推行鎮壓反革命、營造良好社會新風氣、開展“三反”“五反”、廢除封建婚姻制度等政策過程中,這種“破”與“立”的辯證法思想得到了充分發揮。在構建社會保障體系、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又體現了“一分為二”的辯證法,主張建立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的社會秩序?!罢辙q證法辦事”是鄧小平的名言,毛澤東極為贊賞。鄧小平同志多次說:“別人的經驗可以參考,但是不能照搬?!编囆∑綀猿钟兄攸c的“兩點論”,把“兩點論”和“重點論”有機統一起來,充分反映了其辯證思想的徹底性和深刻性。1993年,鄧小平指出:“過去我們講先發展起來?,F在看,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边@些富有辯證智慧的話語至今都讓人很受啟發。辯證思維是習近平總書記最為強調、最注重運用的一種哲學思維方式或科學思想方法。習近平在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說:“在推進改革中,要堅持正確的思想方法,堅持辯證法”。他還指出:“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不能非此即彼,要用辯證法、要講兩點論、要找平衡點?!币獔猿职l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觀察事物,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系。在習近平總書記看來,無論什么工作,都要注重提高辯證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