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便民利企改革 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
政治和法律教研部講師
楊江瀅
中共哈爾濱市委十四屆十次全會提出,全面深化便民利企改革,聚焦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期盼的民生問題和企業發展最直接、最現實的關鍵問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當前,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扎實踐行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今年我省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提出,以能力建設為重點持續改作風優環境,其中首先需要補齊的能力短板就是抓落實能力?!稗k實事”和“抓落實”,關鍵都在一個“實”字。政務服務是政府服務企業群眾的重要平臺,是密切干群關系的重要窗口。高質量開展學習教育,需與我市深化便民利企改革有機貫通起來,在增強改革動能、釋放改革紅利、解決企業群眾急難愁盼上見行見效。要把學習成效落實到政務服務效能提升上來,以企業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為導向,科學精準出臺利企惠民政策,加快釋放政策效應,讓發展機會公平可及,讓要素獲取便利快捷。簡單來說,要努力實現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聚焦的是企業群眾的現實需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要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找準問題方能精準施策。
近年來,我市下大力氣改進干部作風,采取全方位措施優化營商環境,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是,在一些領域一些環節上還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惠企政策方面還存在重制定輕落實的問題。企業渴盼穩定公平可及的政策環境。但仍有為數不少的企業對政府出臺的扶持優惠政策了解不全面不及時,不知道自身是否符合條件以及應該如何對接、如何兌現,真正用好用足政策的企業不多。一些企業表示對優惠政策的了解僅停留在聽說層面,想獲得權威準確的信息還要多跑路。此類問題同樣反映在民生福祉上。越困難的群眾有越多的急難愁盼,困難群體往往受困于自身能力不足、信息不對稱等原因難以找到救助途徑,難以獲得及時有效的救助。
企業群眾耗費時間精力在“找政策”上,直接影響對改革的獲得感滿意度,形成政務服務堵點,不利于暢通經濟循環,也不利于營商環境的改善。努力實現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要從提升政務服務精準度入手。政策從制定到兌現,都把企業群眾的需求置于核心位置,與企業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最大限度激發政府部門的公共服務職能,實現政務服務供給與民眾真實需求相匹配,改革才能獲得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才具有不斷向前的源動力。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考驗的是政府的服務理念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绷暯娇倳浽趹c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再次強調,新的征程上,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人民立場。對于政府部門來說,堅持黨的性質宗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重要一點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突出公共服務的便民屬性,樹立起“做好服務是本分,服務不好是失職”的服務理念,強化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要服務出便利。市委本次全會提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對標全國最優,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辦事不求人”“辦好一件事”,打造高效便民政務服務體系升級版。向著這個目標前行,我市尤其需要在審批服務便利化、投資建設便利化、生產生活便利化、創新創業便利化等方面下功夫。大道至簡。政簡易從,政繁難行。要最大限度精簡辦事流程,推進落實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要讓各項便民利企政策精準易享,轉變以往來回跑、反復跑,費時費力找政策的尷尬局面,讓企業少費功夫跑政府,多下功夫闖市場,讓廣大群眾辦事順暢、心情舒暢。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更要服務出溫度。改革是否有足夠的含金量,關鍵看是否給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今年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的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兩次提到“施肥要施到根子上”,特指去年在疫情的巨大沖擊下,中央采取直達機制,將新增財政用于減稅降費、助企和?;久裆??!敖衲暌尰鶎雍褪袌鲋黧w感到力度不減”,還是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這提示政府部門要提升服務主動性,打破坐等企業群眾上門辦事的傳統慣性,走出去、沉下去,主動幫扶企業群眾,把每一件事不僅要辦,更要辦好。切實為群眾辦實事、為企業解難題、為基層減負擔,讓廣大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到溫度。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重在創新服務方式打通“最后一公里”
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怎樣“找到”是關鍵。要通過創新方式、提升效能,在制度、方法、技術、能力等方面全面提高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水平,打通企業群眾獲取幫扶的“最后一公里”。
高質量制度決定高質量發展。要有針對性制定落實“六穩”“六?!闭?。完善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獲取制度最大公約數。加強政策發布解讀,及時發布權威信息,開展深入解讀。改進政策解讀工作方式,形成政府部門協同聯動、對接共享的政策問答體系。積極解答回應公眾咨詢,精準傳達政策意圖,有效引導預期。加強政策咨詢服務,依托便民熱線,政務大廳、政府網站,設立政策咨詢綜合服務窗口,提供一站式政策服務。建立健全政策評估制度,以政策效果評估為重點,建立政策事前、事后評估的長效機制,推進政策評估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使政策更加科學精準、務實管用。
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建立常態化政企溝通聯系機制,完善政企信息直通車制度,形成有事服務、無事不擾工作理念。完善企業服務體系,推進項目審批、落地、運營等環節要素保障,更多采取“企業點菜”的方式推進“放管服”改革。組建全要素保障專班,在產業、人才、資金等各類優惠政策制定和落實上與各產業招商工作專班協作配合。開展聯動代辦服務,以“代辦員跑”替代“企業跑”。加快推進政務服務熱線整合,進一步規范政務服務熱線受理、轉辦、督辦、反饋、評價流程,及時回應企業和群眾訴求。主動提供上門服務、專人服務、跟蹤服務,讓企業群眾不用跑腿就能享受到政策紅利。
提升政務服務網上供給能力。建立健全政府及公共服務機構數據開放共享規則,推動公共交通、路政管理、醫療衛生、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和政府部門數據有序開放。加快建設覆蓋業務全流程、部門全協同、效能全監管的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盡快全面實現“一網通辦”。融合線上線下服務,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和實體政務大廳集中辦理,同步推進政務服務線上線下集成融合。強化在線服務平臺信息服務欄目,及時梳理、更新、公布優惠政策和服務公告,確保利企惠民政策“一網全知曉”。加快推進大數據平臺建設,運用政務大數據和民生大數據形成主動發現機制,精準推送政策,將政策兌現“落實到人”,讓企業群眾一次不用跑,“不來即享”“免申即享”,實現將以往企業群眾跑政府升級為政府為服務對象精準推送個性化幫扶方案。
實現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要求干部要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和服務群眾能力。要從更好服務企業群眾的角度,深入推進“基本業務+”建設,增強對政策規定、材料手續的熟悉程度,具體流程操作的順暢程度。要有針對性地提升與辦事群眾的溝通能力、與其他部門的協調能力、應對個性需求和特殊情況的應對能力等。要著力提高服務資源和服務需求的匹配效率,多維度多視角主動分析需求,創新出更多的便民利企方式方法。